透明的声音
展馆
艺术家
皮埃尔-阿兰 • 雅弗雷努、米歇尔 • 弗朗索瓦、克里斯提安 • 里佐、达尼亚 • 雷蒙、邓悦君、德尼 • 凡桑、王福瑞、格里高利 • 沙通斯基、亨利-夏尔 • 卡杰、江元皓、让-弗朗索瓦 • 艾斯塔杰、朱莉 • 瓦谢尔、李雨航、吕克 • 费拉里、玛侬 • 德波尔、马特 • 可可、皮埃尔-洛朗 • 卡西埃、帕斯卡 • 弗拉芒、斯特凡 • 博瑞尔、蒂耶里 • 德梅、托马 • 莱昂、威廉 • 阿纳斯塔西、萧昱、杨 • 奥拉瑞、多米尼克 • 布莱
策展人
主办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法国里昂国立音乐创作中心
协办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支持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法国文化部、法国里昂市政府、里昂法国文化中心、法国罗讷-阿尔卑斯大区、比利时瓦隆-布鲁塞尔国际关系署、台湾文創技研有限公司、上海珈睦视听技术有限公司
赞助
上海蓝茨实业有限公司
透明的声音
《透明的声音》意图打造一座可漫步于40余件装置艺术作品之间的舞台现场。它的运作如同一个巨型乐器,“声音”和视觉一起构成其主轴。全部的展示作品通过声音变化、沉默和“几乎没有的声响”谱写一曲恢弘的乐谱,如同一部“组曲”,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流线型的建筑本体交相辉映。
美术馆缓缓上升的四层坡道展厅有意无意流露了状态间的过渡:这种不断的上升和展出作品的“透明”概念相得益彰,同时将现实层层过滤。一个由不同表达形式、尤其是由声音和视觉艺术之间的关联和幻变所构成的世界呼之欲出。
玻璃和其他诸如半透明材质、光和液体的使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感官合击,从而使得二十世纪的艺术进入了透明的国度。载于玻璃片、胶片之上的固定图像释放了想象力,从而发展出了一种“玻璃片的诗意”,艺术的载体也因此变得多样化,比如相片和实物投影。随着光学质地构成了穿透的有利条件,“透明”如今俨然处在动荡宇宙里中诸多联系和交际的核心,乃至虚拟空间的膨胀也概莫能外。
声音作为纯粹波动与通透的空间把此次展览串联起来,在倾听透明的过程中,人们专注于静默并发现了声音。艺术装置在虚实间展现了属性边界的不确定性。这些充斥着崇拜隐秘和通感的混合作品与其他建构交汇,视觉和听觉在不同且独一无二的轨迹间穿插. 其他静止的、不发声的装置让参观者直接引发对声响的想象。
在这些数字的变奏中,让物态和数字以不同的态势混杂,通过最复杂的混合呈现出知觉,并将其再次引入虚空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获得存在感的一种方式。这还有助于重新加载我们的世界观,并把这个世界纳入到信息场境之中,也就是说在一个看不见却又充满复杂波段和联结的场域:在那里,“物理性质上”越发透明就意味着它越发不可控制。
展览作品依次分布在美术馆的四层,在光和暗、快与慢、无处不在的声响与不可感知领域之间不断切换,它们让虚拟场景、生态系统、可以触及的现实和发光的回声互相冲突。它们同样开启了一条充满可能性而又无法预料的观赏路径,它变化多端,充满了倒影和模糊的往昔,直到静默被聆听,让人感受到无可再磨灭的本源。《透明的声音》在此邀请诸位成为“声音的窥伺者”。